讓社區大學陪您預約優雅老後

  • Post category:社大專欄
  • Reading time:1 mins read

文/蔡素貞/基隆社大校長

基隆老年人口成長快速,截至112年2月底止,基隆總人口數36萬2010人中,老年人口數為7萬324人,占全市總人口數19.43%,高於全國平均17.68%,為全國第六,估計基隆今年將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即每5位市民就有一位是年滿65歲以上長者。同時基隆也是22縣市獨居長者比例全國之冠的城市,在基隆每5位高齡者就有1人,曾經是世界第七大貨櫃港的港都的基隆,為何會淪為台灣都會型縣市裡高齡獨居比例最高的地方?加上基隆因位處迎風面、氣候多雨,即便沒下雨也非常潮濕,巷弄彎曲狹小、斜坡難行,演繹獨特階梯族,無不挑戰高齡者的居住條件。如何面對孤老危機是基隆城市發展的重大課題。

日本近年的「下流老人」、「照護殺人」議題,那不是「別人的故事」,那很快就會是「我們的故事」。如果沒有強大的長照後援,跟得上時代的法律、與社會福利,日本的經驗就走在台灣前面十年,我們都將可能要面臨這樣的問題。2007到2014年間,日本每八天就有一起照顧殺人案件,不論是「老老照顧」、「照護離職」、「老病照護」,照護的負擔與壓力,讓家中最有責任感的人,最初因為愛與責任而承擔起的照護工作,若沒有尋求協助與宣洩出口,在缺乏支援與支持下,身心終究會到達極限被擊潰,甚至演變成「照顧殺人」的人倫悲劇。照護殺人是長照悲歌,台灣要有更完善的長照後援來面對嚴峻的高齡挑戰。

因為醫療進步而提升的平均壽命及社會問題導致的少子化現象,像是兩具渦輪引擎,加速了台灣朝向高齡社會前進,伴隨而來的老人安養及照護問題已經讓整個社會措手不及。預估2025年台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加上少子化,屆時高齡子女還要照顧高齡父母,我國高齡化速度來的又急又快,可見我國高齡化的挑戰是超越鄰近之日本、韓國。但我們社會究竟做好迎老準備了嗎?

2025年預估老年人口:20.3℅ 、健保支出:超越一兆、老年醫療占率:56 ℅。此外超高齡少子女化社會將會導致,教育體系崩解高教崩盤、全民健保拖垮政府財政、長壽失能老人島無人顧(資料來源-薛承泰前政委)。二戰後出生的「嬰兒」潮人口曾支撐起台灣經濟奇蹟,不過從2010年起他們開始進入65歲、正式成為老年人口。當年這些受過很好的教育的中壯年知識群,現在也成了老年群。他們無論在經濟上、知識上、健康上,都有能力來關心和照顧老年這個話題。而今他們掌握著今天臺灣社會許多資源,他們不再是弱勢或邊緣人。創齡對他們來說是人生新階段。此外我們看日本面對高齡社會已從「老人學」轉換為「創齡」,從更積極更正面角度來思索人生課題,鼓勵健康的老人能多外出、過快樂有意義的銀髮生活。

創齡社會的來臨-活到老工作到老

面對未來勞動力的缺口,宜有計畫的鼓勵高齡者重回市場,一則填補人力缺口,二則使高齡者仍能發揮餘光餘熱,對社會持續貢獻,展現生命的價值。故高齡者重回勞動市場,正是創造社會雙贏的行動策略。新一代的高齡者教育程度高,健康良好,經濟有保障,應鼓勵其擔任志工,讓其豐富經驗及人生智慧,能有所傳承與貢獻。近年來,我國高齡志工不斷地攀升,已顯現此一趨勢。

為中高齡生活做好準備-積極的社會參與

為中高齡生活做好準備,學習自我身心照護,樂享獨處自在。以跨越年齡鴻溝,來帶動老年族群融入社會,認識自己的身體與心理、認知年老的變化與需求,重新體認生活與生命。就社會連結與參與而言,學習提供高齡者社會支持需求滿足的機會,並能具有與時俱進的持續參與及貢獻社會之必備知能。在學習活動中,高齡者可與學習夥伴發展人際支持,並能習得因應時代快速變遷的生活必備知能及再度投入工作或志願服務的相關專業知能,在此基礎上投入社會服務發揮所能,讓高齡人力資源能持續受到運用。

活躍老化在學習

透過學習,高齡者能產生正向的生命經驗,對社會而言亦不再被視為負擔或是包袱,而是具有豐富經驗、智慧與高層次思考能力,能引導社會提升的珍寶。銀齡生涯要樂活,需要不斷吸取新知,與時俱進,做好退休準備,並要多與社會接觸,才能達到智慧長青。由於老人人口快速增加,老人教育機會的提供,將是一項急遽的需求。因此,各種類型的老人教育有如雨後春筍,紛紛崛起,如旅遊學習、海外研習、老人寄宿活動、第三年齡大學、長青學院、樂齡大學、樂齡中心、長青學苑、老人大學等,其型態越來越多樣,參與人數倍增,將帶動高齡教育的另一番氣象。

正面思索人生課題,繼續築夢、追夢,開創充滿挑戰的第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