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社區大學-雞籠學社
社長 楊水木
指導老師 陳淑惠老師 / 李正仁老師
活動時間 隔週三19:00~21:00
活動地點 旭石田社區工坊(基隆市仁愛區仁三路11-9號3樓)
社團簡介
【雞籠學社】成立始於,配合基隆學程創立,是屬基隆社區大學社團,社團活動以社區服務、關心公共事務、弱勢關懷為主,祈望能成為基隆地區重要自然文史社團之一,喚回城市榮光。
【雞籠學社】是一個充滿活力和知性的團體,成員皆來自社區大學暨社會各階層菁英,憑著相同理念與性向,聚在一起快樂學習,長久相處建立深不可化的濃厚感情。
【雞籠學社】 配合學校和社區舉辦的各種研習活動,走進社區與民眾建立良好的互動和溝通。協助「黃臘石博物館」等社區博物館規劃籌設與經營,為求得更好的品質,積極參與地方自然文史的學術交流,不斷切磋觀摩,各種形式學術研討會一直以來是我們共同努力追求目標。
活動方式
定期公益活動展演定期舉辦促進學術交流的教育性或聯誼活動。協助社區博物館規劃籌設與經營,參與地方自然文史的學術交流。。
公益行動/公共參與說明
基隆社大雞籠學社,成立多年來受基隆社大委託承接了位於暖暖過港的《黃蠟石文化館》等社區博物館規劃籌設與經營管理相關工作。致力於基隆自然生態、歷史人文研究,由老師帶著學生一起關懷基隆文史、愛護基隆生態,為打造黃蠟石文化館能結合地方文史生態及創新產業而努力!走讀,是動詞。深度走過,更能領悟對這塊土地的感情,如此濃烈。「走讀」的觀念,並非臺灣所獨有。實際上,重視自己歷史文化傳統及生長環境的社會,都很重視甚至發展成公益行動或重要的觀光資源。
最後閱讀完雞籠,會發現除了人文和歷史、公共參與說明,我們加入了環保和生態的關懷,因為瞭解過後,自然會產生愛。關心基隆除了山、海之外,還有沉默的河。並以成立《鄉土名人館》為工作目標,在地文學與歌謠調查推廣志工培訓之外,又能呼應民間與家屬的意願,支持社會大眾的公益功能,並推動加速促成基隆鄉土名人館的規劃與興建,可能是現階段仍需進行的工作。臺灣在本土化運動方興未艾,重新「認識基隆」。讓民眾都能够認識在地的自然生態、歷史、地理、文化、生活及產業等脈絡拾回在地認同的根源。